在内娱,IP 这个概念的兴起,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互联网资本在影视行业的扩张,代表着流量时代的降临。
一眨眼,接近十年过去了。
各大平台降本增效了,IP 价格逐渐回落了,内娱影视仿佛经历了一场混乱的大醉,如今在逐渐清醒。
(资料图)
在一切回归理性的时刻,让我们再次认真审视以网文为主的 IP 在影视上的效用。它对影视剧,还有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效应吗?
注意:本文探讨的 IP 范围,限于以文字为起点的 IP,不包含《唐探》这类影视原生 IP。
1
顶级 IP,依然硬通货
那些真正具有国民度的顶级 IP,依然是硬通货。
注意这几个字:真正具有国民度。
国民度意味着完全没有解释门槛,名字本身就传递着内容与调性的丰富信息集合,节省了大量沟通成本,对广泛受众具有天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这样的 IP,无论在院线电影、电视剧、动画片领域,还是网大、广播剧甚至有声书领域,显然都是硬通货。
但是,"真正具有国民度 "这几个字本身,就带有极高的标准。
那些在各网文平台积分登顶的 " 大神 " 之作,哪怕书粉群体庞大,但未出圈,就很难具有真正的国民度。
我粗略将这类 IP 分成四类:
其一,是真正的中华瑰宝类。它们来自古典名著或民间传说,它们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已经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是一个名字就能传递千言万语的文化符号。
比如《西游》《红楼》《三国》等四大名著、比如《白蛇传》、比如《封神榜》……
这些 IP 在影视上的影响力不用多说。尤其是在国产动画电影领域——能卖到票房回本的,大多要借助这类经典 IP 进行创作:孙悟空、哪吒、姜子牙、杨戬、白蛇青蛇 …… 中国动画电影能脱离国民 IP 独立行走的那一天,就是产业成形的那一天。其二,是上世纪港台通俗文学中的翘楚:全部的金庸,一部分的古龙,个别的琼瑶 …… 每隔几年都要拿出来翻拍一遍,这也毋庸赘述。其三,是 2000 年之后大陆崛起的真正出圈的通俗文学与网络文学:鬼吹灯系列、盗墓笔记系列、九州系列、斗罗大陆等男频网文 ……这一类里,盗墓的两部因为题材新奇特 + 文本各有所长而破圈,成为一时的现象级。而以唐家三少为代表的一批男频网文先行者,其早期作品吃足了行业蓝海的红利,于风口起飞,经过多年积累与影视化的反哺,已经成为下沉市场最有影响力的 IP。这种时代产物,当下的网文界已很难复制。比较特别的是九州,它作为同一宏大世界观下的作品集合,整体而言当然具有出圈的影响力,但其中每一部具体作品,却缺乏足够的国民度,改编基础相对薄弱。其四,是纯靠硬实力出圈,以国际影响力反哺国民知名度。是的,只有《三体》,哪怕是同样拿下雨果奖的《北京折叠》都无法比肩。《三体》在拿下雨果奖之前就在精英圈层具有高口碑与知名度,但真正出圈获得国民度,还是要靠拿下雨果大奖和随之而来的国际名人推荐热潮。硬科幻门槛,和国民度获取模式的不同,也造成了《三体》国民度的差异化——人人听过,但真正翻看过、哪怕切实了解内容的人太少,这为它影视化的流量变现增加了一定难度。顶级 IP 的高国民度也让它们相对 " 血厚 ",一两部甚至三四五六部影视化的失败,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些 IP 的价值。需要提醒的是,价值 ≠ 价格,顶级价格并不是顶级 IP 的充要条件。中华瑰宝类都因为年代久远而免费,操盘者面临的风险仅在 " 新鲜度 " 与 " 口碑 " 上。《三体》《鬼吹灯》这样 2000 年后的早期 IP 也因为历史原因而卖得非常低廉。
反之,圈层内爆款 IP 也很可能卖出顶级价格,不需要国民度这个硬指标。
2
与影视互相成就的中坚力量
真正靠原生 IP 就打下国民度的,毕竟是少数。
大量圈层内知名 IP,还是要靠影视化进程加持 IP 价值,与影视衍生作品相互成就。
大家常说 " 作者改编运 ",其实说的就是 IP 价值在影视化进程中的增值或折损。
改编运道好的如关心则乱,原创作品(不含同人文)在《星汉灿烂》播出时只完结了两部,部部爆款。
新近完结的《江湖夜雨十年灯》影视化尚在筹备中,新开的《夜阑卧听风吹雨》仅一个文案,改编权已卖出了据说八位数。虽然《知否》当年盘踞晋江文学城 BG 总分榜第一名多年,但真论出圈,还是要靠正午的剧集。顾漫也是 IP 改编界的顶级幸运儿,一部部改编作品既爆剧又爆人,IP 价值自然水涨船高。作品为影视化提供了良好的改编基础,影视化的成功打开了作品的国民度,提升了作者的 IP 价值,良性循环,互相成就。这些年来,不少 IP 与作者被影视剧的热播刷出了影视圈的存在感。
《苍兰诀》的爆火,让九鹭非香的 IP 异常抢手。
正午的几部爆款,让阿耐的 IP 一书难求。而遭遇改编厄运的,首当其冲就是尾鱼。尾鱼的书本来具有很强的影视化基础,可惜当年第一部影视作品《示铃录》就以粗制滥造和荒唐奇葩出圈,令后续改编受阻,直到《司藤》小爆后才有所改善。后续《西出玉门》《七根凶简》的播出效果,也当然会继续影响她的 IP 价值浮动。哪怕是前面提到的国民度高的顶级 IP,价值也会在一部部影视化作品的市场检验中受到影响,无论热度还是口碑,只不过如前所述,它们 " 血厚 ",影响不在一两部之间,但积少成多,量变未必不会积累到质变。需要注意的,一是随着内娱影视化热度的逐渐前移,只要运作得当,IP 甚至不需要影视作品面世来提升话题度、热度与价值,仅靠一次次 " 遛饼 " 似的选角,就能刷出最大存在感。不少作品在 " 遛遍内娱 " 的选角放料过程中被戏称为 " 世界名著 ",恰恰证明了绝大多数 IP 的知名度并不能当然平移到影视圈、必须要借明星炒作加持的事实。
此处不放图,大家自行脑补
但也别看明星的粉丝言必称 " 遛饼勿 cue"" 非官宣不信 ",绝大多数明星,也需要时不时被类似 IP 改编的选角 " 遛到 ",来维系影视剧领域的存在感,证明自己的资源获取能力。
整个过程里,片方得到项目的关注度,作者与 IP 得到影视圈的存在感,明星得到热度与资源认可度,看起来仿佛是多赢。
至于被透支的新鲜感与关注度,对比可变现的流量来说,过于飘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是随着监管政策越来越倾斜现实主义题材,当代严肃文学也逐渐成为 IP 沃土,被资本重视起来。
文学性高,改编基础厚重,文化圈层内口碑好,国民度低,是这类 IP 的共同特点。进入大众娱乐领域,它们很难靠书粉拿下热度基础,但能以本身的奖项或文学水平获得资本重视进而搭建 S+ 班底。但这类作品本就数量少、周期长,就算爆款增加了同一作者的 IP 价值,往往也是有市无价,很快就难以为继。3 还有
这些 IP,买来作甚?
还有不少影视剧,明明是 IP 改编,却在努力淡化 IP 的印记。
有的是监管要求,比如耽改 IP。在耽改尚能播出的时候,影视剧也必须人为淡化耽美原著的存在感,从 2019 年起就要求必须改名播出。
有的是 IP 作用近似于无。很多作品本身就算不得知名,若在影视改编过程中从角色设定到情节发展已经彻底偏离原著,那强调 IP 纯粹自找麻烦,不仅无法获得额外关注,还很可能招致骂名。比如王凯、谭松韵主演的《向风而行》,播出版本与原著的关系近似于无,也就在所有的宣传界面淡化 IP 改编概念了。
要么风险高,要么魔改,这些 IP 买来作甚呢?一方面,影视行业的改编风险是流动的。影视化流程若以 IP 购置为起点,购置、筹备、选角、拍摄、后期、送审,到真正播出,两三年时间都算是光速了。
这个过程里,政策可能都已经变了好几次,过程中 IP 的内容亮点很可能从安全变为触线,拼命改、拼命淡化 IP 印记也许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自保途径。
另一方面,也有大量 IP 是各方资本在 IP 价格起飞阶段盲目跟风囤积的。它们本身要么不具备在现有监管政策下的拍摄基础(显性如 ABO、星际、末世题材,隐性那就多了),要么以当下眼光审视其情节人物已过时或雷点太多。
再不拍摄授权就要过期,成本若无法消化就只能计提损失,但照书拍又担心赔更多,于是魔改挂个名。
烧钱烧了这么久,如今各方资本购置 IP 越来越走向保守与谨慎,一手去库存,一手压价格,腰部 IP 在影视业内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与其花大价钱买,再费大力气改,不如从开始就原创,把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
毕竟原创剧本也不缺爆款,无论热度还是口碑。
明眼人可能看出来了,这篇讲 IP 现状的文,从头到尾没有探讨IP 内容本身,完全是围绕资本选择 IP 的核心逻辑:已验证的流量与热度。实际上,一本小说内容的优劣和它影视化的条件,当然不与流量标准正相关。然而 IP 这个概念被炒起来,IP 的价格被炒高,本质上恰恰源于影视行业的 " 闯入者 " 无能力甄别内容优劣,只能以现成的 " 数据 " 辅助决策。
而今的回归理性,也未见得是『学会了』,可能只是『赔太多』。
虽然听到耳朵长茧,虽然改到令人厌倦,但概念无罪,改编亦无罪,有问题的,从头到尾都是居高临下的外行指导内行,和自以为找到捷径的创作心态。
你的影视选择有多少与 IP 有关!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