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尺的木棍,每天弄断一半,永远都弄不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原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3、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
4、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
5、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
6、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曰:“天地其壮乎,施存雄而无术。
7、”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
8、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
9、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益之以怪,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
10、弱于德,强于物,其涂隩矣。
11、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
12、其于物也何庸!夫充一尚可,曰愈贵,道几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宁,散于万物而不厌,卒以善辩为名。
13、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悲夫!白话译文: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掉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14、辩士们用这些辩题与惠施相辩论,终身无穷。
15、桓团、公孙龙这些好辩之徒,迷惑人心,改变人意,能够用口舌战胜人,却不能服人之心,这是辩者的局限。
16、惠旆每天靠他的智慧与人辩论,专门和天下的辩士一起制造怪异之说,这就是他们的根本。
17、然而惠施口若悬河,自认为最能干,说天地果真就伟大吗!惠施有雄心而没有道术。
18、南方有个名叫黄缭的怪异之人,问天地为什么不坠不陷,风雨雷霆是怎么回事。
19、惠施毫不推辞地接受提问,不假思索地应对,广泛解说天地万物,滔滔不绝,没完没了,还嫌说得太少,又增加了一些怪异的说法。
20、把违反人之常情的事说成是真实的,想通过辩赢别人而获取名声,所以与众不合。
21、轻视道德修养,努力追逐外物,他走的是歪门邪道。
22、从天地之道来看惠施的才能,他就像一只蚊虫那样徒劳。
23、对于万物有什么用处!做为一家之说还可以,如果能进一步奠崇大道,那就差不多了!惠施不安于道,分散心思于万物而乐上不疲,终于以善辩出名。
24、可惜啊!惠施的才能,放荡而不行于正道,追逐万物而不知回头,这就像用声音去追逐回响,用形体和影子况走一样。
25、可悲啊!此文出自春秋·庄子《庄子·杂篇·天下》扩展资料写作背景:《庄子·杂篇》,以“天下”为题。
26、全篇分七段,是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历史渊源,来龙去脉。
27、评价主要思想,并且加以批评的总结性的论文。
28、作者据民国学者考证,当为战国时期晚期的庄子后学。
29、《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30、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31、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32、《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
33、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34、作者简介: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35、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36、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
37、与老子并称“老庄”。
38、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只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39、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40、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41、他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42、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43、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44、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45、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46、庄子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47、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